工地突发意外 顶梁柱手臂高危 “医生!快救救他!手臂流了好多血!”9月23日上午11时许,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打破了市二医院急诊科的平静。来自工地的梁先生因意外事故,前臂遭受严重创伤,鲜血不断涌出,血流如注,情况危急。当班的急诊医护人员立即启动紧急救治流程,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初步止血、生命体征监测,并迅速联系骨科团队会诊。 骨一科刘强副主任医师接到会诊通知后,以最快速度赶到急诊科。他仔细查看患者伤情
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广泛普及节气养生知识, 切实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 东源乡中心卫生院结合霜降节气举办义诊活动! 东源乡中心卫生院霜降节气 “义诊活动”公告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23日(17:00——19:00) 活动地点:上栗县东源乡政府广场 活动环节: 一、中医适宜技术体验(拔罐、刮痧、针刺、艾灸、推拿)
“要是十年前能遇到这样的医生,我的左耳也不会听不见了……”近日,在市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的病房里,现年67岁的刘阿姨紧紧握着谢红卫主任的手,眼眶泛红。这段跨越十年的求医遗憾,终于在这个秋天有了温暖的续篇。 突发右耳失聪危机, 辗转寻得权威医生 时间拉回十年前,刘阿姨左耳突然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症状,本以为是小毛病的她在当地医院就诊治疗一周后但效果欠佳。为了治好耳朵,她辗转外地多家医院,最终还是没能留
为保障我市医疗临床用血需求,充分发挥医务工作者在无偿献血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彰显“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与社会责任,10月15日上午,市二医院在院内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医院干部职工踊跃参与,以实际行动为生命“续航”,践行医者使命。 活动当天清晨,市中心血站的献血车早早停靠在医院大门口,登记台、初筛区的工作人员提前到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前来献血的职工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完成信息登记、健康征询、
为深入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加强与省级医院的交流合作,推进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与学科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10月16日,市卫健委主任黄云章率领市二医院党委书记李红、副院长刘辉等一行赴南昌医学院、江西省人民医院进行学习交流。 在南昌医学院,就推进市二医院成为南昌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进行座谈。南昌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秋根出席相关活动。党委委员、副校长叶耀辉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李秋根对黄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条件,萍乡市人民医院正式启动病房提升改造项目,计划对院内527间病房进行全面优化,进一步提升住院环境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 优化住院环境 提升就医体验 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萍乡市人民医院业务服务范围覆盖萍乡全市并辐射湘赣边区域数市县,服务人口近1300万,承担了全市60%以上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是保障萍乡及周边地区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职能,推动生态环保工作落地见效与花炮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近日,上栗镇人大主席团精心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环保行暨花炮集中区建设视察活动,以“察实情、听民意、促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全镇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注入人大力量。 视察组一行首先前往水源村邓家洲国控断面,详细了解断面水质监测、污染治理措施及生态修复进展,通过现场查看水体状况、听取现场工作汇报,直观掌握流域环境保护成效。“咱们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如何打破钢筋水泥筑起的隔阂?让“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回归?八一街通过织密组织网络、搭建互动平台、聚焦精准服务三大路径,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从“生人社会”向“熟人社会”转型,让辖区群众的幸福感与归属感显著提升。 组织强基:织密“红色脉络” 让邻里有了“主心骨” 基层治理的根基在组织。八一街把党组
为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残疾人朋友的幸福感和文化获得感,营造残健共融、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10月21日,在杨岐乡(垦殖场)关上村组织举办“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主题活动,由市残联残疾人文艺小分队进村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营造了关心关爱残疾人文化需求的浓厚氛围。 此次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二胡独奏、舞
秋色烂漫,稻浪翻金。在被誉为“杂交水稻制种之乡”的江西萍乡湘东区,广袤的田野上铺开了4.5万亩制种水稻的丰收画卷。连日来,农户们正紧抓晴好天气,忙碌地进行机械化抢收,确保承载着希望与汗水的优质稻种颗粒归仓。 政策引领 筑牢产业根基 制种产业是农业的“芯片”,关乎粮食安全大局。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发展水稻制种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将其作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