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镇以“妈妈式”服务助推营商环境大提升
近年来,安源镇以“用心、用情、用力,换企业省心、省事、省力”为抓手,牢固树立“店小二”服务理念,将“保姆式”服务提升到“妈妈式”服务,努力实现服务企业“精准化、精细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再上新台阶,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打造“少、好、快”的一流营商环境。
服务提速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妈妈式’服务为我们解决的问题,实在是列举不完。”提到镇域营商环境,江西艾特负责人感触颇深。
近年来,安源镇落实“五星服务”,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5月启动建设,9月正式投产,艾特项目几个月下来,被安源镇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无微不至的“妈妈式服务”所感动,更加坚定了扎下根来谋发展的信心。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暖心服务点赞后,江西艾特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里,江西艾特将抓住“妈妈式”服务营造良好经济氛围的契机,奋勇再出发,全力建造制造与研发基地。
类似艾特项目的“帮扶成长故事”不在少数。过去一年,安源镇出台留驻企业、防范风险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落实降税减负、通关便利、纾困帮扶等措施,让企业得到实惠,让群众感到温暖。正因为如此,安源镇在项目建设中取得优异成绩,2020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3亿元,总量位居全区第一,并荣获全区“五年新跨越”2019-2020年度工作优秀镇街委荣誉称号。共有9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累计增加值5.52亿元。
创新驱动 助力企业茁壮成长
“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或间接决定了高质量要素资源的流向和集聚,对镇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安源镇党委书记杨开闻表示,营商环境贯穿于企业整个生命周期,创造“四季如春”营商环境至关重要。
为此,他提出要帮助解决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好不好、经营环境好不好、创新环境好不好三个问题,做大“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撬动效应,做足政策服务体系对企业创新的主推作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破解企业经营“痛点”。以企业需求为方向,不断拓展服务内容。着力打造惠企政策微信发布平台,持续向企业发布国家和省市区最新出台的涉企法律、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惠企政策,变“坐等企业上门”为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的政策服务,建立重点企业项目领导包保制度,抓好抓实“妈妈式”服务,成立由班子成员、机关干部组成的项目专班,全部配齐“项目管家”。通过材料收集、电话访问、交流座谈等方式,定期对辖区内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关注企业的发展,倾听企业家的心声。今年以来,“项目管家”共沟通项目300余次,协调破解项目难题20余个,加大力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打好稳发展、防风险、促转型等“组合拳”,为企业雪中送炭,让企业轻装上阵。
筑巢引凤 实现产业提档升级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各类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分”,是吸引产业和项目的“软实力”。
项目从来不是等出来的,要靠打造“软”环境,更要靠使出“硬”功夫,才能引进来。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安源镇锚定方向招项目,明确招商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光伏光电、新材料产业、新型化工、节能环保等产业链,以延链、补链、强链、造链、拓链为目标,植优补短,构建现代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通过专题招商、以商招商、协会招商、行业对口招商等多种方式招引项目,定期召开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会,各相关职能部门对上会信息进行评审研判,避免低质低效项目落户,提升项目质效。制作安源镇招商手册、投资指南,开展存量资源摸底工作,统计闲置厂房、可用地块、计划新利用地块等信息,进一步清理闲置、低效利用土地,为优质项目落户腾出空间。
进一步利用微信公众号、工作群发布营商环境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群众和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建设的认识度和参与度,积极开展营商环境宣传月活动、播放宣传标语,累计发放宣传读本、宣传单等各类宣传品1000余份,接待咨询200余人次,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编辑:李锡念)
◆来源:安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