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2024:坚守蓝天是一种信仰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实事工程,是一项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美好向往。没有坚定守护上栗蓝天的信仰就不能做好“治气”工作;没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就难以夺取蓝天提升攻坚战的阶段性胜利。
岁月如虹,流年似锦,回首刚刚过去的2024年,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不利气象条件和不可控的外来传输污染双重影响,全县上下积极应对、齐抓共管,全年PM2.5平均浓度29.24μg/m³,同比改善2.32μg/m³。优良天数334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3.82%。
也许这张“成绩单”不是最亮眼的,但这却是全县大气污染防治战线上的同志们无论盛夏酷暑、寒冬腊月,熬过无数个不眠之夜换来的。每一个数据都是大家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干出来的。整个过程中有坚信必胜的决心,有壮士断腕的豪情,有刮骨疗毒的气魄,更有重拳出击的行动。
一季度,格外重视,强劲开局。县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充分发挥统筹全局作用,不断健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加强分析研判、统筹调度和跟踪督促。结合上栗县实际,制定《上栗县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春季行动实施方案》,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现场督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入了解大气领域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到察实情、出实招、解难题、谋成效。全县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上下拧成“一股绳”,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二季度,主动出击、迎难而上。以第三方服务团队为技术核心力量,时时紧盯本地及上风向区域空气质量数据,切实做到心中有底、精准溯源、科学研判、智慧监管。根据当下风速、空气质量等调整安排具体管控措施,及时下达管控指令,同步调度各相关部门迅速响应,确保各项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有效减少臭氧前体物排放,全力避免出现臭氧污染超标天,下好臭氧污染防治先手棋,打好臭氧污染防治主动仗。
三季度,防字为重,多措并举。打起十二分精神、鼓足十二分干劲来抓好秸秆禁烧工作,推动秸秆禁烧工作取得实效。通过广播、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公示栏、悬挂横幅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秸秆禁烧宣传工作,广泛引导群众牢固树立环保意识,不断营造浓厚的秸秆禁烧氛围,提高秸秆回收利用率;同时加大秸秆禁烧巡查力度,特别是早晚重点时段安排人员进行全方位巡查,加强与应急、林业等部门信息共享,确保问题能够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
四季度,攻坚克难,全力推进。为积极应对秋冬季扩散条件较差、污染传输等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根据气象条件、污染指数变化,科学研判分析,细化管控措施,及时更新指令,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10月份开始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力的乡镇开展帮扶,针对重点区域周边的采石场、堆场、在建工地、餐饮单位、汽修厂、散乱污企业、无组织焚烧多发地段等污染来源点位,运用无人机航拍、实地查看、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污染来源进行精准识别,以便进一步靶向发力,集中力量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各相关责任部门各乡镇众志成城、并肩作战,不断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治理措施落实见效,为全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划上圆满的句号。
回顾2024这一年,我们没有消极等待靠天吃饭,而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出于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高度负责和敬业精神,主动选择“5+2”、“白+黑”工作模式。在每个节假日仍坚守岗位,舍小家,顾大家;在重重困难中仍咬定目标,寻求突破,勇往直前;以决战决胜的勤勉奋斗姿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这种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是大气污染防治战线上同志们的人格魅力;这份不畏艰难、不懈奋斗的坚韧不拔是描绘上栗蓝天磅礴力量的源泉。
这些点点滴滴、日日夜夜,正让上栗蓝天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编辑:吕芳)
来源:上栗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