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乡村振兴>安源区 :“蔬菜村”迎来“第二春”

安源区 :“蔬菜村”迎来“第二春”

发布时间:2024-12-12 点击数:12327
0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安源区五陂镇长潭村持续在蔬菜产业上做文章,全村蔬菜产业逐步向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同时,该村大力发展蔬菜加工新模式,延伸农业产业新链条,“蔬菜村”迎来了发展“第二春”。

记者 欧阳逸群:

    记者一线行,我们在现场。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五陂镇长潭村,在我的身后可以看到采摘工人正在采摘蔬菜,今天,记者就带大家走进这里,来看我们安源的“蔬菜村”迎来“第二春”。

2020年以来,长潭村活用各项资金,通过“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常兴生态合作社,流转土地100余亩,示范种植无公害蔬菜和发展特色养殖。产业要发展壮大,单靠传统种植远远不够。近年来,长潭村在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想方设法发展蔬菜产业新链条,通过村土地入股、公司筹建、社会资本运营模式,与安源区农发公司强强联合,并吸引社会资本,快速推进蔬菜深加工基地建设,将豆角、辣椒、娃娃菜等盛产蔬菜加工成酱腌菜,预计年产量达20万吨。


安源区五陂镇长潭村长兴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陈海华:

    过去,我们生产的蔬菜、生鲜品销售半径只有五到十公里,主要供给我们本市。现在通过蔬菜加工项目,每个月可以把十吨蔬菜加工成酱菜,每个月销售额也比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10多万元,可以卖到湖南等周边省份去。

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当地确定了大力发展蔬菜的产业格局,不仅建设了蔬菜加工厂,还投资150万元把冷库建设到田间地头,将冷链集配中心与田间地头的农产品全程冷链无缝对接。


长潭村党总支支委委员、长潭村村委委员 王吕帆:

    下一步,我们要争取让长潭村的酱菜,像我们的蔬菜一样,能够走出安源,走出江西,走向全国。通过这一系列的方法,目前我们长潭村已经初步的形成了冷链和蔬菜加工、种植为一体的产业链。目前,我们的村集体收入已达到了50余万元。

近年来,为助力蔬菜产业焕发新活力,五陂镇把蔬菜产业作为推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进行培育发展,按照“强基地、扩规模、壮龙头、突特色”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蔬菜种植—蔬菜加工—牲畜养殖”的种养结合绿色循环模式,实现产业从一产向二产乃至三产过渡。截至目前,五陂镇有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2家、蔬菜基地1000余亩,年均总收入约6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新路子。

(编辑:李锡念)

来源:安源区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