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乡村振兴>央媒省媒看萍乡 《人民日报》关注!萍乡这个乡村有何魅力?

央媒省媒看萍乡 《人民日报》关注!萍乡这个乡村有何魅力?

发布时间:2023-10-05 点击数:10100
0

    10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艺术乡村 欣欣向荣》,聚焦萍乡市湘东区江口村。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视角,走进江口村。

艺术乡村 欣欣向荣

    青山环抱,绿水荡漾,桂花飘香。走进江西萍乡市湘东区江口村,彩色墙绘、艺术装置、艺术橱窗遍布道路两侧,设计感十足的小染坊、小酒馆、小书屋与农房比邻而居……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交织融合。

    何洪亮一家从邻近的湖南省自驾来此,“看山、玩水,画画、研学,对大人孩子都有吸引力。”

    沉浸其中的游客很难相信,如今的“网红村”曾是典型的“空壳村”。江口村党总支书记杨文群说,村民一度缺乏信心,基本都选择外出务工。

   改变发生在2020年,一个由24栋“白房子”构成的乡村艺术殿堂“零799艺术区”正式启用。来自中央美院及当地的33位艺术家在此设立工作室,成为新“村民”。

    艺术家们不仅搞创作、开展览,在村里打造艺术景观、开发研学课程,更以志愿者身份开设公益农民画培训班、公益少儿美术培训课堂等,与村民积极互动。

    村里一幅名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墙绘,由艺术家和村民一起创作,讲述了村里江口小学学生陈佳慧学习绘画并获奖的故事。

    2021年开始,艺术家开办公益培训四点半课堂,村里的孩子纷纷过来“看热闹”,陈佳慧也在其中。“艺术家的引导打开了他们的眼界。”让湘东区美术馆馆长钟磊意想不到的是,不少孩子积极参与到乡村美化和景观改造中来。一学期后,陈佳慧竟然在全省绘画比赛上拿到了特等奖。

江口村开展手工活动。

    江口村马上为村民办起画展。“在更多村民心里种下艺术种子,鼓励他们用手中的笔,画出美好的世界。”杨文群感慨地说,“不少游客都赞叹江口村的孩子们很幸福,走在村子的小道上就能遇到艺术家,互相像家人、朋友一样交流。孩子们的未来会因此发生改变。”

    因为艺术的介入,更多改变还在发生。油画家张佰桥曾租住在村民陈云发家,时常在客厅绘画,61岁的陈云发总在一旁盯着看。得知老陈想学油画的心思后,艺术家们提供画材、上门教学。“61岁之前,我不知道油画是啥。3年过去,我临摹过莫奈、梵高……每天做完农活后,忍不住画两笔。”如今陈云发家的客厅挂满油画,吸引不少村民和游客前来。

    “艺术的距离并不遥远,就在茶余饭后的生活中。艺术的魅力,更是润物无声的。”在张佰桥等艺术家的带动下,更多村民开始参与做扎染、画农民画、做文创、搞农创,日子充实饱满、丰富多彩,荷包也越来越鼓。

    稻田侧、玉米地旁,插着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农民画,很是别致。路过的人如果喜欢,扫描二维码就能购买原作。

    “在艺术的浸润下,村民更‘爱美’了。”钟磊高兴地看到,“以前,一些村民的庭院比较杂乱,现在,村民们喜欢用花草、竹编将房前屋后点缀得漂漂亮亮,村容也焕然一新。”

    充满艺术气息的江口村,口碑不胫而走,人气越来越旺。“我们顺势发展起乡村美育、研学培训、非遗文创、露营公园等一系列业态,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杨文群自豪地说,“在外的村民纷纷回乡了。”

    入夜,蛙声阵阵,萍水河边的帐篷下坐满了人,大家吹江风、吃烧烤、听音乐、看电影,怡然自得。村民谢洪波是这个露营基地的负责人,他说,“这里高峰期每天收入2万元左右,10多个村民在这里工作,我看好江口村的未来。”

    凌守富是江口村党总支副书记,晚上他来到江边散步,拍摄夜景。在他的短视频平台账号上,“带你游江口”已经更新18集,总浏览量突破42万。“我希望通过幽默的风格、质朴的表达,让网友们看到家乡真实的自然与精彩的人文。”凌守富说。

    凌庄明此前在外打工,村子的发展状况让他决定回乡开酒坊,“58岁开启创业之路”。在艺术家的建议下,他自己种高粱、古法酿酒、拍短视频,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今年以来,江口村累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收入200多万元,带动400余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增收。湘东区委书记何超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入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鼓励和支持更多优质的文旅资源向以江口村为代表的乡村扎根。”

(编辑:李锡念)

来源:人民日报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