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乡村振兴>横龙街略下村:从“煤村” 到“美村” 走活乡村振兴路

横龙街略下村:从“煤村” 到“美村” 走活乡村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3-08-26 点击数:10547
0

    乡村要振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重要支撑点。7年前,安源区横龙街道略下村还是一个废旧煤窑林立的小村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该村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昔日的矿山披上了绿装,昔日的“煤村”破茧成蝶,蜕变成了如今的“美村”。

▲美丽的乡村风光 

    初秋八月,走进略下村,一座座青山连绵,一栋栋乡村民居,掩映在葱绿的森林中,一棵棵树木婆娑,洋溢着绿意,一条条村道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果园生机勃勃,硕果挂满枝头,目之所及,尽是一派安宁、美丽之景。

▲美丽的乡村风光

强化党建引领 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7年前,我印象深刻的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家家户户外墙都是一层煤,山上都是煤矸石,光秃秃的。”该村村干部周志纯回忆道。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曾经,略下村因煤而兴。红火时期,大大小小煤矿38家,2000余名村民,近一半人从事与煤相关的工作,大家不仅从煤矿获得收入,还从村集体获得分红。

    煤炭带来滚滚财源,同时,带来了“负效应”:生态环境破坏、安全隐患大。面对资源逐步枯竭、生态被破坏,略下村如何获得新生?

    略下村咬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面打响产业转型攻坚战,努力探索“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民生改善、产业转型”变革之路,大力推进沉陷治理工作,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经过努力,略下村实现了从“地下开挖”到“地上开花”的华丽嬗变,累计关闭矿产企业23家,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1个,完成绿化造林面积3000余亩。

▲美丽风光惹人醉

    在修补生态创伤的基础上,略下村大力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全面开展处理生活垃圾、恢复水生植被、发展生态农业等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依托四周环山的自然风貌,在采煤区栽种1000余亩桂花、香樟、樱花、紫薇等花木,并修建游步道、休闲亭、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阳光花海”景区,打造“鲜花小镇”,乡村面貌大为改观。

    近年来,略下村以党组织为龙头,强化党建引领、瞄准突出问题、深挖自身潜力,历经整体转型,实现了蝶变新生,先后获评省级森林公园、“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萍乡市休闲农业示范点”、萍乡市“十佳森林景点”等荣誉,成为安源区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点燃绿色“引擎” 村民吃上“生态饭”

    “以前的略下村,到处都是小煤窑,道路泥泞。如今‘灰姑娘’变成‘俏姑娘’,赢得游客纷至沓来。”年过七旬的文招明,曾是村里一家煤矿的经营者,他说起村里的变化,笑容满面。

    略下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常坚说,打造绿色生态休闲旅游特色亮点,是略下旅游的重头戏。为此,精心规划编制《略下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特色旅游拓展了空间。近年来,近郊乡村游赢得了游客的青睐,每到花季,略下村漫山遍野的花海中,满是前来赏花的游客。如今,“阳光花海”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达到15万人次。

▲优美的人居环境

    曾经靠煤生存的村民们怎么也想不到,如今竟然吃上了“生态饭”。随着旅游日益兴旺,曾经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村,当地百姓干起了农家乐、农产品销售,他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李加文过去是村里有名的“煤老板”,近年来,李加文实现了成功转型,做起了苗木种植。如今,李加文的苗木种植事业越做越大,还开展了苗木观赏业务,“过去,我以为只有挖煤一条出路,现在,生态环境才是吸引力、竞争力,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优美的人居环境

    2012年,村民赖清了解到家乡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主动回到略下村,开起了农家乐,随着“阳光花海”景区的建设,他的农家乐扩大经营规模,收入也实现了翻番,每年收入达到30万元。

    “感谢村干部,为我发展生态果园出谋划策,带着我们把收入又提上来了,现在的收入比当年在煤矿挣得多了,而且还十分安全。”村民何树良开心地说。

▲优美的人居环境

    周常坚表示,绿色回归,让群众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略下村积极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种植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实现产业底色由“黑色”向“绿色”的转变,村民自种苗木销售给合作社,安排困难群众在景区就业,从事种植苗木、浇花除草等管护工作,提高村民收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持续完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让乡村更宜居、群众生活更幸福。”

    徜徉在夏季的“阳光花海”,尽管没有春天的山花烂漫,漫步林荫小道,紫薇飘香,青山碧水,依然美丽动人。

(编辑:李锡念)

来源:大江网萍乡频道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